2011年3月27日 星期日

一個真實世界裡的願景(下)

       年輕時候迷信新儒家對人性崇高面的所有描述和誇飾,誤以為自己做得不夠好的部分都是軟弱與墮落。這樣的堅持與苛責,苦了妻子也苦了長子,讓身邊的人為我受了許多沒必要的罪。年長後知道古典哲學的陳意往往只是一種憧憬,不是人能隨時隨地都做到的。從此以後,每次談到理想,都只敢談自己真正已經做到的部分,不願意信口開河,說一些美麗而虛假的妄言和謊話,去害別人受沒必要的罪。我們家的故事不是最值得憧憬的,但卻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Part IV家,是辛苦營造出來的,不是「天造地設」的
  • 看到別人夫妻恩愛時(往往只是假象),我們常常只是羨慕別人「好命」,而很少去揣摩「他們到底花了多少力氣」;看到別人孩子成材,我們往往又艷羨他們「好命」。好像一個家庭好不好,就全看運氣似的,跟人用不用心沒多大關係。於是,男人專心忙「事業」(太太像一組不需要人關愛的傢俱,小孩像會自己吃食的寵物,只要把錢拿回家,他們就會幸福快樂),女人忙著打扮自己、伺候丈夫(要抓住男人的心,先要抓住他色咪咪的眼睛,再抓住他饞嘴的口胃,好像男人就是一隻狗,食色欲滿就會乖乖聽話),而小孩子則送給才藝班、補習班、貴族學校、家庭教師(好像小孩子只要有得吃穿、有書讀,就該懷著感恩的心趕快長大,而不需要親情和親子時間)。
  • 兒子小的時候,我做對一件事,犯了一個大錯:以為小學以前最重要的是培養他對大自然的感情(這倒對),卻誤以為從小被嚴格要求的小孩子才能在長大後有較強的擔當能力(也不能算全錯,卻做得太過火了,以致後來要花十幾年來改善父子關係)。
  • 女兒出世後,誤以為可以在扶養兒子的經驗基礎上,吸收錯誤的教訓,修正過去經驗,自然可以較輕鬆地找到待女兒的方法。但是,在女兒長大的過程才發現:每個小孩各有一種個性,根本沒辦法把老大的經驗直接轉嫁到老二身上。結果,待老二的方法還是要重頭摸索起。
  • 不過,待老二到底比帶老大時不緊張,又從親戚的小孩成長過程發現:孩子從幼兒期(剛學會簡單日常生活語)到初入小學的期間,行為模式還有很大的可塑空間。因此,幼兒期雖然也要有最基本的管教,但卻只要堅持是非,而不需要體罰。剛帶老大時太緊張,偶而會體罰。有一次體罰留下指痕,就從此放棄。錯的時候,頂多只有罰站。帶女兒的過程,雖然在她最彆扭的一段時間內曾經用手掌打過她手心,但其它時候也都頂多只有罰站。總結這些經驗,小孩如果從小有在管教(主要的是是非的堅持,而不是處罰),大體上應該是不需要體罰的。小孩如果會彆扭到非體罰不可,通常是因為從小太縱容,是非不分。積錯既深,要想在一時一刻內急速矯正,就只好用最嚴厲的手法。但是,與其小時縱容過度到大了再來體罰(通常為時已遲),還遠遠不如從小是非分明,而不需要嚴厲體罰。
  • 大致上說起來,體罰是最粗糙而成效最差的教育模式。罰站和體罰對小孩子來說,都表達了父母同等程度的堅持。假如用罰站還改不了小孩的行為模式,體罰並不會在實質上更有效(從價值觀與主動行為模式而言)。因此,他需要的將是深度的溝通,甚至要從父母的關愛和傾聽做起。一般而言,小孩如果無法靠罰站改變行為模式,問題出在:親子情感關係有問題(過度溺愛、縱容,或者孩子在情感上沒有安全感,或者父母情感表現冷熱無常使小孩子不知道如何拿捏)、小孩子不清楚父母期待他的行為常模或底線、父母的要求被小孩子誤解而使小孩無法接受、小孩覺得父母的關愛與要求太莫名其妙而完全不顧及他的心聲、小孩心裡的不平從來沒被了解過因而造成小孩子的沮喪和反叛。這些問題如果沒有深入的溝通與彼此的了解,把小孩給打死了也解決不了問題!
  • 小孩子語言表達和理解的能力有限、但對於非語言性的親子情感和情緒卻遠比大人敏感。親子溝通模式最常有的錯誤,就是大人情緒無常(因此把小孩子給搞糊塗了),卻老愛用抽象語言(尤其是「理所當然」不加絲毫解說與溝通的訓斥)去說明或要求,而完全沒注意到:自己的身體語言正傳遞著與口說語言相反的訊息。我為了解除長子對我的害怕,曾花了一整夜和唸小學的他促膝長談,用的都是成人高度抽象化(我所習用)的措詞,但是卻從來不肯讓他再走路時握著我的手。結果他在談話過程只是很惶恐地同意我所說的,卻無法分辨我言詞中的關愛和肢體語言上的隔閡究竟哪個才是我的意思。另一方面,女兒長大後也常抱怨我每次教訓她時表情輕鬆而措詞堅定讓她摸不輕我真正的意思。
  • 和小孩子溝通,就要先是著揣摩小孩的理解(而不只是思維)模式與用語(包括口說與肢體語言),並且先認真弄清楚他們心裡的意思與不解。但是一般父母都早已忘記小孩子的理解模式,只會用大人的模式和小孩子溝通,小孩不懂(或勉強裝懂)時,又只會用不同措詞一再強調自己的意志,而沒有耐性從頭揣摩小孩子的困難所在。因此,小孩子最後迫於形式而勉強不解地同意,到時候做錯了卻又被大人責怪是「頑劣成性」。假如我們自己在家一對一和子女溝通都還使用最粗暴的教育方式,如何要求老師在學校「一人對眾人」時能夠進行細膩的教導與溝通?
  • 小學以前的學童教育,是一種「精雕細啄」的事業,因此家庭教育所扮演的角色,至少和學校教育一樣重。學校基本上在提供小孩「社會生活初步」,但小孩子的價值觀與人格型態卻有一半以上的因素是由家庭教育造成的。從大人習慣的功利觀點看,花在子女教育的心力經常是「成效不彰」。但是,一旦小學以前的人格型態有偏差(勢利、欠缺安全感、把情感當作一種可以用成績或其他東西交換的物件),後頭她的學習將在這個基礎上進行精細化的再複製,以致愈錯愈牢固,即使還有機會校正,都要花千百倍力氣。可惜的是,很多家長都是大錯已經鑄成後才開始想要找校正的偏方,或者在情感上將「不成才」的小孩遺棄,毫不遮掩地把希望完全寄託在其他子女身上。這樣子地被父母遺棄的小孩,是很可憐而無辜的。
  • 最糟糕的是:絕大部分父母對人的養成教育只看到「知識和技藝」的部分,而完全看不到小孩子的情感特質(對自己的自信、對家庭成員的信心、對外在世界的信任或無情)、價值觀(快樂的方式與情感的來源是「自得其樂」或「條件交換」)與世界觀(把自己溶入大自然、友伴,或把自己孤立成一個用成績或小聰明取悅別人的工具)。因此,小孩長大以後除了成績好,喜歡競爭(把別人踩在腳下)之外,在情感上卻空疏而無聊,對別人沒有溫情與信任,當了父母以後又如法炮製地把小孩當作滿足自己虛榮心的工具,完全沒有「人性」的最起碼考量或感覺。
  • 我在年輕時對這些道理也沒有完整的了解,許多錯誤的教育方式都是逐步用後來的努力去校正。還好我對孩子的期望一直是一種「人格型態的培養」,而不是「知識和技藝」的競爭,所以許多錯誤都可以在事猶未遲的階段就察覺到,並且儘快尋求可能的彌補方法。這些從錯誤中學習的過程,其實花了許多心力。
      Part V不同成長階段的教育重點
  • 入學前讓她相信父母的愛是「沒有條件的」,只有父母這種愛才能建立小孩子正常而且自足的自信心(不需要用功課或價踏別人來求父母的歡喜)。但是,在這同時,必須堅定大是大非與基本的行為常模(不可以耍賴、欺騙、不負責任處理自己的日常生活),培養她的獨立、自制與尊重他人。同時,讓她對外在的大自然和身邊的同伴有情感,對需要幫助的人有同情心。幫她建立起一種對外界「善意的世界觀」。
  • 小學階段進一步培養她對大自然的感情,讓她懂得各種不花錢就可以獲得的快樂與喜悅。一個不懂得「自得其樂」的小孩,以後注定要用很麻煩的方式才能獲得很淺薄的快樂(細節後幾講會談到)。對音樂與外語的敏感,也在這個階段就該打下基礎。很多父母自己不喜歡音樂,卻要小孩學音樂,這會讓小孩很難熬過艱苦的學習過程。同樣地,許多父母自己不喜歡讀書,卻要小孩好好讀書,這也讓小孩迷惑。你要小孩學麼,自己就要先學會喜歡那東西。
  • 小學階段情感的培養是第一個重點,其次才是讀書。讀書的重點是培養她對讀書的愛好,而不是功課要好。喜歡讀好書的人會養成自制與自修的能力,這是大學及以後各人生階段最重要的能力,但是許多中小學期間成績好的學生,卻從大學開始就沒有能力讀書了。
  • 國中階段培養她把對人和對大自然的情感與文字結合(讀詩和散文),一方面使她的情感可以進一步細緻化,一方面使她學習把情感和文字連結以來,以後讀書才有感情而不會空洞。這個階段也可以開始讀文化史相關的初級讀物,讓她對人類的精神活動有一些寬廣而粗淺的認識。
  • 青春期的小孩有很多情緒問題,和父母的溝通有時候很難調適。可以定期約不同型態的鄰居或朋友到家裡晚餐,各自聊一聊生命裡最感動的人與事,以及各自情感最深的活動。我在孩子青春期期間邀過學音樂、學建築、學社會學、語言學、哲學等不同型態的朋友到家裡吃晚飯,讓他們從我和朋友興高采烈的談話裡,尋找他們自己對未來的夢,以及自己可以認同的「角色典範(role model)」。這一方面拓寬了他們的眼界,也讓他們從當事人性致高昂的神情裡具體體會到不同學科裡確實各有一些值得讓人憧憬的內涵(遠比讀書還有效),也協助他們克服書本的抽象性,可以更具體體會到不同人文精神的「魅力」。這還有一個好處:青春期小孩不耐煩父母「訓話」,但家庭教育又不能偏廢(每個階段要持續給他們不同的養料),最好的折衷辦法就是你和朋友聊,她只要聽而不會覺得你對他有什麼壓力。
  • 孩子是有機的生命,只要你給他夠多的正面環境刺激,她就會找到自己的出路。每個小孩不一定都和父母有一致的性情,前述的安排提供他們比較多的選擇,也比較有機會讓他們對未來有憧憬。對未來有憧憬,才會有自主意願去克服無聊的體制性教育內容。對未來沒有任何她能認同的憧憬,只是一味用大人的僵固成見(賺錢)去逼迫她唸書,卻要偏要責備他們不肯用功,這是很奇怪的事。另一種父母,只會以扭曲的方式培養孩子的虛榮心,鼓勵他們用成績換得掌聲,最後孩子變成「只能成功、不許失敗」,一旦掌聲消失就不知道要怎麼活下去,其實這也很可憐!
  • 中學階段最重要的是培養他們主動讀書的意願與自修的能力,高中階段應該開始培養他們一些基本的人文思考能力。好的小說是一個值得常識的方式,但是這需要父母隨時和他們討論書內的內容,協助他們在每個成長階段跨越陌生的學習瓶頸。這些事,補習班、才藝班和家教都做不來。把孩子丟給補習班、才藝班和家教,不但培養不出他們主動求學的意願和能力,也無法提供他們人格成長所需要的基本刺激,甚至還經常培養出孩子被動讀書的倚賴性,大學考完以後就廢了。
  • 尤其是當前大學聯考漸以「甄試」和「申請入學」為主流,小孩子愈早對未來有憧憬,愈早嘗試不同科系的味道,愈有機會在「甄試」和「申請入學」過程中有突出的表現。我女兒從小學到高中換過至少三個志願:語言學家、考古學家和建築師。高一時她確定要唸建築系,高二參加過東海建築營後確定要唸東海,高三時一邊準備聯考一邊唸建築的書。我們從一開始就準備要在口試和申請資料上拿較多分,基本學力測驗趕上別人就好,所以她高三唸得很輕鬆:心煩的時候就唸她喜歡的建築,又調劑身心,又不會覺得浪費時間。最後,據東海的老師說她在口試和作品審查上都「表現得極端的出色」。我也在她的作品裡看到她確實有天份,可以放心地讓她去唸建築(我朋友很多,從朋友那裡學會看建築作品)。
  • 我們一家經常利用晚餐時間聊各種不同的思想、社會事件,孩子也從小習慣於聽我和朋友聊嚴肅的事,因此他們對各種事務的看法往往比同儕細膩深入。我自己喜歡讀書、聽音樂、看畫、思考社會問題,家裡藏書幾乎是「無所不有」,因此他們有很寬廣的選擇機會,也從我們夫妻學會主動讀書(從小我就培養他們一個態度:開學時不能不讀教科書,寒暑假是讀課外書最好的時段)。帶他們出國時,她媽喜歡先研讀該國歷史,我們自己做旅遊計劃,到任何地方我們夫妻各用各自熟知的當地文化與歷史去提醒他們思考所見所聞。「旅行是書本無法替代的另類研習,不是玩耍。」這樣的態度也深入他們心裡,使他們抗拒當「觀光客」。
  • 「培孩子長大」是一句很深刻的話,卻總被我們把它給淺薄化。如果我們用心,我們自然會在孩子身上看到我們心血的成果。我一直期望孩子可以懷著興致與憧憬去唸自己喜歡的科系,有主動的學習意願和自修的能力。現在,我在孩子身上看到他們對自己的珍惜,看到他們對未來富有人性的憧憬(而不是叫做「賺錢」),看到他們有心去接觸人類寬廣的精神文明,當然是既欣慰又驕傲囉!但是,這不是單純的「福氣」,我們一家是一路很用心地走過來的。
  • 我不覺得我們需要移民,而移民也不一定能給我們一個更值得珍惜的家。
     Ending家,要用心去經營,才會有味,才會讓人珍惜眷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