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4日 星期六

申論類維基版「台灣的關鍵性數據」

目前這個部落格中文章點閱的前四名分別是:「這樣子的一流大學?呸!呸!呸!」11.54萬次,「台、清、交大羞於告人的『卓越』秘密」6.865萬次,「亡台從五年五百億開始」6.2萬次,「學術文獻回顧與分析的程序與技巧」4.0萬次,「台灣沒有茉莉革命,因為我們有過勞死和燒炭自殺」2.62萬次。顯示有很多人關心台灣當前的亂局與成因。

我在「中間選民可以用網路改變台灣的未來 」一文倡議建立一個類似維基版的「台灣的關鍵性數據(事實)」,希望藉此文申述這個倡議的細節與意義。

十年內台灣將遭遇到極端嚴苛的挑戰,包括國債高築、石油每桶高達200美元以致糧食的越洋貿易不再可能、許多產業可能會消失,但是薪資不漲而生活必需品猛漲,導致許多人難以為生而社會現出不安與動亂等(參見2020台灣的嚴峻挑戰與2012的大選台灣沒有茉莉革命,因為我們有過勞死和燒炭自殺我們在坐等危機的到來13年後我們吃什麼 )。

要免除這個難堪的未來,我們必須要先有關於台灣政治、經濟的關鍵數據,以便藉此判斷問題有多嚴重,有多急迫。在美國,早已立法推動「開放政府(open government)」與資訊公開法。但是台灣政府卻刻意模糊資訊,兩黨與所屬媒體則刻意扭曲地解讀或誇大、隱瞞真實的數據。因此,台灣人一直無法瞭解台灣社會的真實處境,不理解隱藏的危機,也不瞭解隱藏的不公義。

政客發明了一招推卸責任的妙方:執政出了差錯不要緊,只要在媒體面前有好的說法,就足以化解危機。此後,執政就變成:只要有說法,不需要有作法。做錯事,面對批評,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對批評者加以造謠(利用政黨外圍團體),污衊他的人格與操守。造謠成功,所有批評都變成無效;造謠失敗,至少轉移媒體話題(從檢討政黨施政變成追查批評者的八卦),化解危機。

經過多年這樣的操弄,以及購買媒體,置入性行銷,使得中間選民不再相信政治,不再相信任何人,只相信政治太複雜,不可能瞭解。

中間選民本來就容易挫折,多疑、欠缺持續性的熱情,不願意為公共事物付出太多時間。如果我們希望未來有11%的中間選民願意參與瞭解政治,以選票逼迫執政者服從選民的意志,就必須要有能力吸引住這樣的11%選民,讓她們面對任何造謠都能確保信心。

因此,我們必須把政治變成很容易瞭解,很容易檢證,很容易辨別是非,沒辦法被造謠(很容易自動釐清),沒辦法被栽贓。

「台灣的關鍵事實」Wiki 平台必須是一個容易被相信與檢證,無法被栽贓、下爛藥的平台。因此,這個平台只能討論藍、綠與中間選民都無法否認的「事實(simple facts)」,而不能納入「政策評論(comments, opinions, critics)」。政策評論應該用臉書另外建立一個「中間選民論壇」。前者是簡單而客觀的,後者是主觀而複雜的。把複雜的評論跟簡單事實混在一起,是使得簡單的事實變成模糊。中間選民所以會遠離政治,就是因為政治太複雜,是非太難搞清楚。

「台灣的關鍵事實」Wiki 平台是一個只談事實(而且是有限的關鍵性事實,不能多到沒耐心的中間選民受不了),不談好惡與個人意見的平台。「2012大選PK平台」是另一個只談事實(馬、蔡政見),而不談評論的平台。必須把事實跟評論清楚地劃分開來,才有辦法保持事實的清楚、簡單、容易明瞭。

要達到這個目標,我們可以模仿維基百科,利用眾人的力量,透明的管理規則,以及公眾的力量,建議一個具有公信力的資訊庫(數據庫):類維基版「台灣的關鍵性數據」。

「台灣的關鍵事實」包含:(1)水資源的總量與過去十年來的水價(相對於成本,以及相對於其他國家)、成本、主要的用途、以及藍綠政府歷年來對於未來水政策的主要規劃。藉此讓國人與中間選民清楚掌握到水資源的匱乏、浪費,以及政策成因(譬如:水價過低)。至於如何解決先不談(但彙整資料的過程要瞭解,才能夠判斷哪些資訊是重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2)石油與發電方式與總量、成本、油價(電價)、用途,以及藍綠政府歷年來對於未來石油與交通(電能)政策的主要規劃。藉此讓國人與中間選民清楚掌握到電能資源的匱乏、浪費,以及政策成因。至於如何解決先不談(但彙整資料的過程要瞭解,才能夠判斷哪些資訊是重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3)糧食與農地。(4)兩岸與中美經貿數據,用以顯示產業變遷與風險(對大陸的倚賴),(5)GDP的構成與分配,用以顯示所得分配不公(資本所得偏高,薪資所得偏低)。(6) 歷年稅賦的組合(用以顯示稅賦的不公平),(7)歷年政府主要支出(用以顯示利益分配與浪費等)。(8)其他。

基本上,台灣的關鍵事實是用有系統的數字來呈現影響台灣過去與未來發展最關鍵的議題。這些數字的結構已經暗示著問題的重要性、嚴重性、與急迫性。這些數據要完整(足以被拿來檢驗兩黨政策是否合理,是否避重就輕,是否加總後顯出嚴重地顧此失彼與欠缺總量管制), 但又必須精簡(以免讀者被搞昏頭)。所以只能呈現 first order terms,並且 drop 掉所有的 2nd order terms。

為了要瞭解哪些數據必須要被列入,哪些數據不需要被列入,必須先大致上瞭解哪些問題比較重要,每個議題中重要的因素有哪些。因此,商業週刊資訊是建構這個平台的一個好起點(他們已經根據新聞專業的角度遴選過議題,以及每一個議題中的關鍵數據。

未來這個平台開放後,希望可以邀集更多的 contributors 來擴充這個 digotal content。因此,我們必須要建立一套規則,來判斷哪些 contributions 是可靠的,哪些是有爭議的,以便保持資料的正確性;其次,我們必須有一套規則來為問題的重要性排序,以便引導讀者容易分辨議題的重要性 (影響的規模)。這個排序的規則必須重質勝於量,以免影響其判斷的品質。

這個平台的資訊必須正確且具有專業品質,不可以流為 BBS 或 PTT。因為它是檢驗一切政策、政論的基礎。任何政策、政論偏離這資料庫所呈現的事實,就是偏激、造謠、恐嚇、不值得重視。 因此,這個平台運作的成敗將決定它能否取代主流媒體,達成「台灣版 BBC」的公信力。這平台的成敗也是後續一切網路民主的基礎。

此外,要建立「台灣的關鍵事實」Wiki 平台,必須確保它具有公共性,以及可信度。必須讓11%的中間選民相信這個平台背後沒有人在操弄。否則一切的努力都將白費!

所以,在建構過程中,我們必須很努力地去設想:假如有一天這個平台建立起來了,多疑而容易氣餒的中間選民憑什麼相信他在這個平台上看到的都是事實?我可以反過來說:假如這個平台的發起人就是某政黨的要人,或者由某政黨的基金會出錢的,誰還會相信這平台?

我提議使用眾所皆知的免費網路平台,就是希望藉此除疑。其次,這個網路的管裡規則必須是透明的,所有人都確信自己具有公平的參與機會,沒有人可以在背後操弄。我們如何讓所有的中間選民(尤其是那些多疑的)有此信心?

英文 Wikipidiea 就是一個由透明規則管理,並且由公眾管理的資料庫。而且它具有逐漸改善資料品質的能力。十年前的 Wikipidiea 資訊良莠不齊,近年專業程度大幅改善。他們是怎麼做到的?我們應該有機會從 英文 Wikipidiea 學到一套公共管理「台灣的關鍵性數據」的辦法。
                              
假如我們在2012以前止來得及建構出一個可長、可久的「台灣的關鍵事實」Wiki 平台(含運作規範與社會公信力),那就已經足以造福無數後人了(至少讓台灣脫離是非不分或是非難辨的爛泥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