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9日 星期六

國畫畫論開始預購,05/01上市

       說這本書是「畫論」,其實它截然不同於你所見過的任何一本「畫論」。它像一本值得珍藏的畫冊,有好幾張頂尖國畫名作的複製品(范寬的《谿山行旅》、李成的《寒林平野》、荊浩的《谿山行旅》、李唐的《萬壑松風》、倪雲林的《容膝齋圖》等),其品質遠超過你以前見過的畫冊,甚至比故宮名畫三百種印得更好。光憑這一點,我就很想多留幾本給子女和後代珍藏。



       它引導讀者去欣賞北宋以來最值得欣賞的十幾張畫,像是一本引導外行人欣賞國畫的入門書,因此適合各種「外行人」看。但是它由淺至深地談,沒有停留在「入門」的層次,因此它也適合對國畫有深刻認識的人。它談的跟過去你聽過的截然不同,過去你聽過的國畫都是一些浮淺的浪漫情感,這本書要談的是「莊嚴崇高之美」。很多人在聽我講過范寬的《谿山行旅圖》之後都很感動地跟我說:這才了解到國畫真的很偉大,在西畫的傳統面前毫無遜色,甚至有所過之而無不及。
       這本書不只談國畫的畫作,它也談作品裡呈現的情感,以及畫家創作時的情感和思想。所以才會有副標題:「國畫的情感與思想」。

       不只這樣,它談國畫作品背後的美學──有憑有據地談,而不是信口開河,一廂情願地亂講。它從東西彩陶的差異,周朝音樂美學,以及秦漢以降的書法藝術,以及國畫和西畫的方法性差異去論証一個有事實根據的理論:中國人在繪畫藝術中所要追求的迥異於西方人,使得國畫追求的目標與方法截然不同於西畫。因此,你不可以用西畫的觀點、理論、美學去分析國畫。
       通過這本書,我不僅想引導讀者去了解國畫,也希望讀者了解國畫背後的情感與思想、中西繪畫精神的差異,並藉此讓讀者較具體地了解中國文化(更精準地說,是中原文化)的精粹。因為這個緣故,這本書的內容討論了明清以來關於國畫的幾個最關鍵的爭議,也給出
了迥異於過去的看法。
       底下是我為這一本書寫的序。聯經出版社已經開始網路預購的服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崇高之美:彭明輝談國畫的情感與思想》序
                                              
       這是一本談國畫的書,也是一本談中國文化與美學精神的書。我心中的讀者是想要了解國畫的人,以及想要藉由國畫去管窺中國文化的人。這本書的特色,除了力求深入淺出之外,就是遠比傳統國畫論述更寬廣的視野:它以國畫為探討的焦點,但是把討論的背景安置在中西繪畫的對比,以及彩陶、青銅、先秦音樂美學與書法的文化傳承。視野橫跨古今中外,是為了較不偏頗地掌握中國繪畫的美學與文化特質,從而釐清在這中西文化衝突的時代裡,我們該如何進行藝術、美學與文化的取捨與傳承。
       這本書以國畫欣賞做為起點,分析國畫名作的構圖與筆法,引導讀者去親自感受名作的藝術特質與情感,以及這些作品背後的美學思想和人格情操。我期待能藉此讓讀者親自去感受、揣摩五代與北宋山水畫名作中莊嚴、崇高的情懷,畫家對人性尊嚴的堅持與篤信,以及中國人面對大自然時那種近乎宗教的肅穆、崇仰之情,以及藝術最深刻的意義和成就。其次,我也嘗試著去理解歷代山水畫與花鳥畫的轉變,以及這些轉變的文化與人性意涵,藉此了解人在不同歷史階段與現實條件下可以有哪些選擇。最後,我嘗試著從中西文化的比較,以及中國五千年的文化傳承上,去理解國畫的精神意涵和文化上的獨特價值,以及我們今天夾在中西文化交匯處的窘境與機會,希望作為年輕人汲取中西文化精髓時的參考,以及自我發展的借鏡。
        周朝以來中國有其一脈相承的美學精神,特別重視藝術形式、內在情感和人格三者不分的緊密關係,使得藝術創作突破「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的格局,變成一個值得以生命相許的終生職志,也因而讓我們有機會藉由國畫名作而看見前人偉大的生命丰采。為了探索這些名作背後的思想與美學精神,本書跨出狹義的繪畫藝術,援引書法藝術的精神、《史記》記載中孔子與季札的音樂美學,以及彩陶、青銅器的特色為佐證,相互發明,企圖勾勒出先秦以降的中國美學精神。
        我希望讀者能從藝術品去直接感受儒家「天尊地卑」的情感,甚至進一步地把這些感受拿來跟我們熟讀過的《論語》等經典相印證,彼此發揮,而突破純賴抽象文字去意會中國古典文化、思想的窘境。這樣一種文化研究的取向,既可以跳脫文字的空洞想像與歷代註解的束縛,又有確實可靠的文物做佐證而不致於蹈空入虛,穿鑿附會,是我在年過三十之後最信賴的方法。
        本書最後一章談清末民初以來國畫與西畫的論爭,其實它也是百年來中西文化論戰的縮影;而國畫現代化過程的取捨,也呼應著中國文化在當代社會的衝突與取捨。我希望這一章的討論有助於讀者釐清國畫與西畫的衝突與化解之道,它也確實暗藏著我數十年來關於中西文化融合的一些思考線索。
        五代和北宋的名畫讓我相信:人是很不簡單的動物,因為他的心裡有一份莊嚴、崇高而近乎神聖的情感與懷抱。專攻美術史而名聞國際的中研院方聞院士也說過:第一次在故宮看到范寬《谿山行旅圖》的真跡,使他「變成今天的我」,因為它「以敏感、簡潔、沈著自在的方式,表現大自然山水磅礡的氣象,它對自然世界有一種心理觀照和視野,是我們從未在西方風景畫,如莫內、塞尚或弗拉曼克名作裡所能感受的。我妻子和我一下子被這無上榮寵的機會給震攝住了。」我希望本書可以引導讀者去認識這種震撼和感動。
        過去關於國畫作品的分析都太粗略,對構圖與筆法的介紹言簡意賅,寥寥數語帶過,或流於一相情願的濫情宣染,因此一般人讀完之後依舊難得其門而入。為了突破上述缺點,本書以可觀的篇幅分析作品的情感(感受)跟構圖、筆法的關係,同時用原畫和仿作(或相近作品)的對比來引導讀者,培養他們感受原作的能力,希望他們可以親自體會原畫構圖的巧思,以及筆法的特色,感受「意在言外」而「難以言詮」的情感,而不是陶醉在跟畫面無關的美麗詞藻,或空疏浮泛的形容。
    前人對國畫作品的情感與思想雖然也有所討論,但往往也是詞藻華麗而牽強附會的空泛議論,或者言簡意賅而不容易領略其意旨,以至於跟我們在作品中的實際感受嚴重脫節。本書試圖從作品分析、畫論以及歷代畫評這三個軸線一起下手,嘗試去揣摩、分析畫家的人格特質與心路歷程,希望在這個較大視野與多元的角度下去認識畫家的情感與思想。
        五代與北宋山水是國畫的登峰造極之作,而花鳥畫則開啟國畫另一個向度的精神和意義。表面上千年來的國畫貌似而神似,事實上在這上千年裡國畫的精神上與技法迭有變化,只不過變化緩慢,創新與承繼並進,因而可以清楚地看到前後的繼承關係綿延不斷,卻不容易看見變革的部份。但是,如果你拿清末吳昌碩的花鳥去跟北宋范寬的《谿山行旅圖》做比較,就可以看出來兩者的工具不變,筆墨的運用已經丕變,而人的精神、感情與繪畫的目的更早已迥異其趣──吳昌碩不可能畫得出范寬的山水,而范寬則不可能去畫吳昌碩的那種花鳥。我希望在本書裡釐清國畫的精神如何從北宋山水演變到花鳥,以及清末吳昌碩的篆書入畫。此外,我也企圖闡述國畫迥異於西畫之處,從而回答提醒讀者國畫在西潮衝擊下的可貴之處。
        我開始認真研究國畫,原本是想要從國畫去體驗中國人在數千年歷史內有過哪些偉大的情感與人格,以便回答自己「人活著有什麼值得追求的?人活著有什麼值得珍惜的?」後來,我在范寬與五代的山水畫裡領略到國畫背後莊嚴、崇高的情感世界與思想,也藉此看見自己內在世界裡那一份莊嚴、崇高而近乎神聖的情懷,因而確信:人活著,有遠比名利更值得追求、領會的精神世界,等待我們去開發。靠著這份信念的引導,我才走出虛無。
        拿自己在國畫中的體驗跟我在中國經典中所獲得的啟發相比,我發現文字留給讀者的想像空間太大、太不確實,以至於任何的穿鑿附會或浮誇的想像都是可能的,也因而我們很容易懷疑起自己在文字世界裡建立起來的人生信念。面對繪畫,那種感受比較確實、直接,而所提供的線索遠比有限的文字更豐富。因此,我開始積極地從繪畫作品去認識前人生命中最深刻而精采的感動,因而體認到:人類過去數千年的情感變化在藝術裡保留得直透、鮮活有如往昔,可以感受到許多超乎言詮的情感、胸懷,認真揣摩下有如跟千年前的古人當面對話。通過千年來的國畫史,我們就像是在直接見證中國千年來許多種人的情感變化和他們的生命歷程。
        我跟國畫的因緣相當久遠:我從小喜愛書法,勤練將近二十年,並且在這基礎上累積出法書碑帖和國畫的欣賞經驗。1983年起,我用史作檉的形上美學觀點寫了一系列的國畫評論〈國畫之精神內涵――回顧與前瞻〉,姚夢谷先生因而特地頒授「金爵獎」給我。1994年起擔任清華大學藝術中心主任,並兼任台北市立美術館諮詢委員,為美術圈內與圈外的人寫了許多篇繪畫欣賞與評論的文章,其中〈從大歷史看水墨畫的困境〉一文獲頒「帝門基金會藝術評論獎」
       歷經三十年欣賞、思索和寫作的經驗,希望這本書能夠達成「深入淺出」的寫作目標,把我在國畫和中西文化裡所獲得的感動和省思帶給更多想了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