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8日 星期六

人生的另一種可能

A map of the world that does not include Utopia is not worth even glancing at, for it leaves out the one country at which Humanity is always landing. And when Humanity lands there, it looks out, and, seeing a better country, sets sail. Progress is the realization of Utopias.” ── Oscar Wilde, The Soul of Man under Socialism
    「一張沒有烏托邦的世界地圖根本不值得一顧。因為它遺漏了一個人性必然登臨的國土。當人性登陸時,它極目遠望,看到一個更好的樂土,立即毫不留戀地重新啟帆遠航。烏托邦的實現就叫做進步。」王爾德,《社會主義下人的靈魂》
       人活著,不能完全不顧食衣住行,不能不跟現實妥協;但是,人活著,也不能連最後的一點點理想都放棄。我們到底該花多少心力去照顧現實?我們到底該保留多少心力去追求理想?這才是人一生中最關鍵的拿捏與抉擇。
       聖嚴法師的自在語第一集說:「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所以,我們可以把「需要」當作妥協的底線:每一個人都應該要想辦法養活自己和家人,並且確保一家人無需憂慮衣食,然後把剩餘的心力盡量用來追求理想。
       那麼,一個人需要的東西有多少?佛教戒律規定出家人只能擁有「三衣一缽」,以及錫杖、繩床、水瓶、濾水囊、坐具、手巾、刀子、火燧、鑷子等被統稱「頭陀十八物」的生活必需品。基督教的修士與修女也是除了身上穿的衣服之外毫無私人財產或私有物品。
       出世的人幾乎什麼都捨了,那他們得到什麼?其實,你需要的身外之物越少,心靈就越自由,越少煩惱,越感受不到現實的壓力,而可以有越多的精力和時間用來追求智慧和理想,以及更有意義、更有價值的人生。

捨掉煩惱,得到性靈
       人的基本需要若不被滿足,就會痛苦;但是,不需要的東西卻偏偏想要,也會煩惱和痛苦。適度滿足真實的需要,並且擺脫沒必要的欲望,以便去掉煩惱,換來心靈的自由與滿足,活出人類真正的尊嚴與價值,這就是智慧。否則,無止盡地追求慾望的滿足,反而會變成慾望的奴隸,而永世不得翻身。
       《莊子》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意思是說:人生有限而知識無限,想要用有限的人生去追逐無止盡的知識,那根本就是不可能。其實人生與欲望的關係又何嘗不是如此?人生有限而慾望無限,想要用有限的人生去追逐無止盡的慾望,那不只是不可能,甚至是愚不可及的。
       所以孔子、老莊、佛教、基督宗教都勸人節慾安貧,以便追求智慧、德行和心靈的愉悅、平靜。古希臘七賢之一的索倫(Solon of Athens,西元前638558)也曾經講過:「惡人常富有,而賢人常貧窮。但我們不會用美德跟他們換財富,因為美德常駐,而財富卻每天都在更換它的主人。」。
       美國的享利.梭羅(Henry Thoreau18171862)說得最直白:唯有獨立於身外之物的役使,人才能享受到生命最美好的滋味。在他眼中,美國人為了積聚一輩子用不著的財富而無日休止地工作,簡直是有如自己的黑奴,甚至牛馬不如,甚至因而失去了屬於人類最高貴、最神聖的所有特質。
       美國原本是篤信新教的國家,教堂裡做禮拜時總要提醒人們:神用祂的形象造人,並且在他身體裡吹了一口氣,讓他分享了神的聖靈;並且鼓勵信徒要追求跟靈性有關的富足,而不要累積俗世的財寶,更不需要為用不著的衣食煩憂。對此,梭羅譏諷地說:「你還在談人的神聖性?你看看公路上那個趕馬的人吧,他日夜兼程地奔赴市場,難道是為了內心激盪的神聖感嗎?他的最高職責只不過是給馬匹飼料和飲水而已,跟送貨的贏利比起來,他的神聖使命算什麼?他不就只是在替某位名聲赫赫的老爺趕馬嗎,他跟神的形象和不朽能有什麼關聯?你看他那副畏畏縮縮和卑躬屈膝的樣子,整天懷著自己都說不清楚的憂慮,根本就是自甘委身為奴隸和囚徒,一個靠他的實踐力行而獲得的稱號。」
       為了要證明人可以活得多麼簡單,他帶著簡單的工具和種子到罕有人跡的華爾騰湖畔去獨居了兩年又兩個月,他住在自己蓋的小木屋裡,自耕自給自食,偶而需要現金或到酒店喝酒時,他就為鄰居做零工來換現金。「我到森林去,因為我希望清醒的過活,只去面對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事實,看我是否能夠從它學到智慧,而不要在臨死的時候才發現我根本不曾活過。我不要任何跟生命無關的東西,活著是太珍貴的事。除非絕對必要,我絕不輕易放棄。我要活在最深刻的生命裡,並且盡情地吸吮人生的精髓。」結果,除了買木料和鐵釘來蓋房屋而花掉二十八美元又十二分(現值不到台幣兩萬六千元)之外,他沒花任何錢。但是他卻換到自由和無數的閒暇,因此他說:「我們應該改變事物的順序:第七天應該是人類勞動的日子,在這一天以額上的汗水賺取生活所需:其餘六天則作為感性和靈性的安息日,漫遊在廣袤的花園裡,啜飲大自然溫柔的感化和崇高的啟示。」
       其實,連被盛傳為享樂主義之父的伊比鳩魯(Epicurus,西元前341270年)都有類似主張,他曾明確地說過:「肚子並不像大眾所想像的那樣難以滿足。」「一切自然的,都是容易獲得的;一切難以獲得的,都是空虛無價值的(不自然的)。」因此,「一個把自己調整到能滿足於簡單生活所需的賢人,能夠更明白如何給予而不是索取。」「能清楚分辨各種欲望的人,將會把身體的健康和心靈的寧靜當作一切選擇和規避的最高指導原則,並將這兩者視為幸福人生的總和以及最終目標。」

人生的另一種可能性
       大陸的中產階級興起了,最富有的人豪宅價值數千萬,開進口轎車,送孩子上私立的雙語學校。一個外籍記者去訪問,問他們的志願,有人想當醫師,有人想當工程師,有人想當企業家;問他們以後想開什麼車,每一個人都想開進口的頂級敞篷跑車。表面上每個孩子的志願都不一樣,骨子卻都只有一種選擇:比別人更有錢。
       除了錢之外,人生難道沒有其他的選擇?
       塞尚花了一輩子想要畫出大自然的神秘、神聖與莊嚴,以及人類內心所感受到的尊嚴;林布蘭(Rembrandt van Rijn16061669)一輩子通過繪畫探索人跟宗教的關係,想要在宗教已經式微的十七世紀看見人的靈性與價值;貝多芬忍受耳聾的痛苦,只為了把他心裡那些偉大的情感譜為音符。人活著,可以是為了探索人心深處更崇高的情感與理想。
    人活著,可以是為了緩解別人的痛苦,和人間的不平。史懷哲醫師(Albert Schweitzer18751965)就做了截然不同的選擇。他在二十歲以前跟很多傑出的德國青年一樣,熱愛真理和學問,充滿熱情,白日埋首學問而夜間忙於跳舞和追求美麗的少女。不過,在二十歲生日的早晨,他在清澈的晨光中想起一個清晰而篤定的念頭:他要在三十歲以前為自己而活,然後把三十歲以後的人生獻給最需要他幫助的人。接著,他在大學裡滿懷熱情地學習摯愛的哲學、神學、管風琴演奏、對位法,以及管風琴維修,先後取得神學與哲學的學位,並在二十四歲那一年完成博士論文。二十五歲那一年他開始擔任牧師,次年成為母校神學院的院長。三十歲那一年,他到醫學院去詢問入學註冊的事,醫學院的教授告訴他:三十歲才開始學醫太晚了,會很辛苦。他毫不猶豫地辭去神學院院長的職務,註冊為醫學院大一新生。三十六歲那一年他獲得醫學院的學位,次年就帶著太太和年幼的兒子一起深入非洲,在白人物資補給所能到達的最遙遠地方一磚一瓦地建立起一座醫院,專門服事當地土著。
       甘地(Mohandas Gandhi18691948)的父親是土邦的首相,十九歲時到英國倫敦大學唸法律,畢業後不久他取得大英帝國的律師資格,回到孟買當律師。二十四歲那一年,他被一家印度公司派到南非工作。因為不能忍受南非政府針對印度人的法律和種族歧視,他開始參加抗議和遊說,並且在這過程中發展出公民不服從以及非暴力抵抗的概念和技術。四十六歲那一年他從南非回到印度,很快地變成印度獨立運動的領袖,直到印度獨立為止。在他人生最後一年裡,為了阻止印度教徒和回教徒彼此的仇恨與殺戮,他以七十八歲的高齡兩度絕食,並且對外發表聲明:「各個教派,全體印度人必須以人道主義取代野蠻行徑,必須使自己成為名符其實的印度人,如果你們做不到,我也無需繼續活在塵世。」奇蹟般地,所有教派都在他垂死的邊緣上放棄仇恨,發誓要制止印度各教派之間的暴力。
       人生不是只有一種可能。梭羅說:「人們讚揚並公認為成功的人生,只不過是各種人生選擇中的一種。為什麼我們一定要誇大這一種人生的價值,而低估其他種人生的價值?」「為什麼我們要如此急迫地追逐成功,甚至不顧一切代價地鑽營?如果一個人沒有跟隨他同伴步伐,也許是因為他聽到不一樣的鼓聲。」

人生,就是要浪費在最可貴的事物上
       一個人所擁有的一切之中,生命是最珍貴的,你不會為了全世界的財富而捨棄自己的生命。但是,非常奇怪地,絕大多數人卻把一生所有的精力用來換取有限的財富,甚至是用它來換取這輩子用不到的財富,因而在這過程中耗費掉自己全部的人生。這豈不是等於為了用不著的財富而犧牲了一生?難道人生沒有更值得追求的目標?沒有更值得我們用一輩子去換取的人生經驗?
       許多藝術家、文學家、哲人和出世的修道人都用心地告訴我們,心靈的喜悅比金錢、權力和名氣更可貴,更值得用一生去追求。為什麼大家卻不願意追隨藝術家、文學家、哲人和出世的修道人?因為金錢、權力與名氣的好處是靠本能就能知道、體會的,但是心靈的喜悅和滿足卻是必須要學習過後才能感受、體會的。
       這就像小孩子都喜歡吃夜市和麥當勞那種重口味的食物,而不喜歡淡雅的日式料理或細緻的法式料理,因為他們還不懂得分辨食材的鮮甜和醬料的口感。
       人生也一樣,比心靈的喜悅和滿足是需要有人文的涵養才能體會的,而沒有培養出這些能力的人就只能在現實世界裡追逐低俗的品味。教育的目標原本是為了引導我們去體會人類各種的精神遺產,讓我們有能力在文學、藝術、哲學和宗教裡享受到超乎現實世界的心靈喜悅和滿足。可惜的是,很多人太急切地想要追逐現實世界的成功,因而還沒有敞開心懷去接觸文學、藝術、哲學和宗教,就已經認定他們沒有現實上的價值,而把它們給捨棄了──或者更正確地說,是把自己的機會給放棄了。
       教育就是為了給自己機會,讓自己在校園裡嘗試各種理想,探索過去兩、三千年來人類累積的智慧,以及各種珍貴的精神遺產,以便在其中找到最值得我們耗費一生去追求、體驗的心靈境界。假如進了大學卻只學到賺錢的技能,而沒有打開自己人生的視野,以及最值得耗費一生去追求的人生目標,那絕對是「探離遺珠,盡得鱗爪」。
        所以,面對生涯發展與人生的各種抉擇,最重要的問題是:你要不要給自己嘗試另一種人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