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9日 星期六

丹麥人輸了(嗎?)

        「比较中国和丹麦中学教育的纪录片 9.Z mod Kina」的第三集裡,丹麥人自以為穩營的兩個強項(團隊合作能力、創意表現)裡,丹麥全輸了;只有第四集裡的英語測試(口語和閱讀),丹麥贏了。
        表面上看起來,丹麥以1:4 慘敗。但是,丹麥輸了嗎?   
        根據 IMF 2015年的數據,丹麥人均名目收入52,139美元(中國是 8,141美元),折算購買力所得後是45,723美元(中國是 14,340美元),都是中國的三倍以上。假如中國人的競爭力真的遠比丹麥強,為何她的人均所得(約略正比於生產力)會遠低於丹麥?
        此外,丹麥教師工會主席說,許多能力都是 PISA 等測驗測不出來的,而丹麥學生出國去當交換學生時從來沒人說自己不如其他國家的學生。
        所以,丹麥的真的輸了嗎?我們如何去理解看起來似乎矛盾的證據(或表象)?
        是的!真正的事實在表象之後,你必須要洞穿表象才會看到事實!別讓表面上的數據欺騙了你!
一、學生抽樣偏差
        首先要注意的是,節目中的兩個中學都是嚴重地抽樣偏差下的產物,無法代表丹麥與中國的平均值。因此,看這節目時,不能太看重計量的結果,質性的分析比較有參考價值。
        丹麥的那個學校位於丹麥第二大城奧胡斯(Århus/Aarhus),人口32萬(大奧胡斯區有125萬);而人口一千萬的哈爾濱在 2016年才擠上第二線城市。這個比較基準不知道對誰有利?很難說,還必須要看有沒有「能力分校」。
        丹麥有16%的學生在私立學校上初中,僅82%學生上公立初中,重視知識的教育學生有可能很高比例去了私立學校,因此節目中的公立學校表現有機會低於丹麥全國第二大城奧胡斯的平均水準(但還是有可能高於丹麥全國水準)。
        至於哈爾濱的初中部學校排名中,有一項參考數據:2016年哈爾濱兩所省重點高中(哈師大附中、哈市第九中學)在高考中裡共產出119名學霸級考生(650分以上,都被「985」工程大學錄取);追溯這119名高中畢業生就讀的初中,風華中學校友30人奪得冠軍組,亞軍的哈工大附中有20人(民辦學校),哈市第69中學有13位(其中7位出自六十九聯中)。所以,哈爾濱的代表隊是出自1,000萬人口城市中前三名的頂尖初中;他們的表現應該是遙遙領先哈爾濱的平均素質,很可能也遙遙領先中國的全國平均素質。
        在這樣的抽象偏差下,我們不應該從節目裡的數據去推斷丹麥與中國初三學生的平均教育水準,或者兩國教育水準的大致分布。
        因此,這個節目的參考價值在於質性的分析,而不能太看重計量的結果(雖然也略有參考價值,不需全盤否定)。

二、題目設計的適切性
        在考「團隊合作」一項時,題目是設計一個遮蓬(應該是對應著英文的 shelter,而不是「房子」)。
        這個題目的設計,恰足以曝露丹麥隊的缺點(不夠認真、嚴肅地對待「比賽」,邊玩邊做),和中國隊的優點(數學能力拔尖的 Lio 一開始就計算出頂棚所需要紙張數,以及用基本力學概念將紙捲成圓筒狀來強化支柱,最後還馬上算出剩下的紙只夠拿來做出半身高的柱子,並且要同學蹲下來而測出其高度,以及結論:紙張只夠做出四人蹲坐下的頂棚)。
        這個題目無意間測出中國隊的「團隊合作模式」:大家看重(服從)成績拔尖的學生,Lio 一開始計算,同學馬上傾聽;Lio 算出紙張不夠,大家立即跟他一起討論出「降低支柱高度」的解方;Lio再算出紙張夠用來做出新的解方,大家毫不猶豫地朝這方向拼賽過去。——這個題目充分發揮了中國學生所有的團隊優勢:超強的數理計算能力,對成績拔尖學生的羨慕與心服,群眾性與服從性高(易於領導),以及對於輸贏的極端重視。而且這種「團隊合作模式」完全不在設計這題目的丹麥專家原有預期之內(或許他也不必然在事後看透)。
        丹麥隊的不專注,有可能是事先沒算清楚擬想的解方會導致紙張數量不足(理性計算的能力或習慣不如中國隊),做到一半時警覺到一定蓋不起來,就乾脆放棄。
        「團隊合作模式」的重要有很多面向,其中一個是「集合眾人的知識和智慧,以便超越單一個人的知識和智慧的極限」。但是在搭建遮蓬這個活動中,輸贏的關鍵在於數理分析能力,而沒根本不需要用到「集思廣益」。
        所以,數理強,習慣於服從權威(或威權)的中國隊佔盡上風。反而丹麥教育理念中所強調的「尊重個人差異、集思廣益、人盡其才」,在這題目上面根本用不著——但它們仍有可能是丹麥企業界所擅長,或丹麥企業競爭力的根源之一。
        這個節目讓我們意料之外地看見中國式威權領導配合數理長處時的高度效率。無可否認地,這也將是中國對外競爭的強項。
        但是,這個活動並未測出專家預期中的丹麥長處:這個任務不夠複雜(相對於國際貿易競爭而言),它不需要用到多元的智能(譬如對客戶需求與好惡的了解,對異文化異族群多元需要的掌握,etc),不需要真正地整合不同角度、不同觀點、不同視野、不同擅長,因此沒有測到丹麥預期中的長處——因此,我們也不確知丹麥的課程設計是否有助於培養該預期中的長處。
         所以,我們也沒必要因為這一項目的輸贏認定中國未來在國際貿易的競爭裡一定會超越丹麥——就像台灣,當我們對於各國不同族群、文化、階層的需要時,我們就設計不出「風迷全球」的產品,而只能代工。大陸也一樣,她的製造能力將會逐日提升,但她未來是否有能力設計出「風迷全球」的產品,這可是非常大的挑戰——大陸的教育制度恐怕並不利於這一項競爭能力的開發。
        另一方面,既然丹麥的教育專家設計出來的項目並沒有能力測出他所預期的能力,就不能排除一種可能性:雖然丹麥的教育理念裡很重視團隊合作,但是他們的課程設計是否能有效落實這理念,還頗有待求證——如果丹麥企業界確實能發揮團隊合作的積極性,或許是後來階段的課程設計使然,或許跟企業的制度有關,也或許跟國中小階段培養出來的團隊精神有關。所以,我們也不需要因為這一個項目的輸贏而否定丹麥教育在培養團隊精神的成效。

三、想像力可以被壓抑或培養嗎?
        丹麥的專家預期毫無個人時間的中國學生將會嚴重地欠缺想像力,因此認定他們會在「創造力╱想像力」這個項目裡輸給丹麥學生。
        這一項競賽顯然證實了「想像力是很難被壓抑的」。
        但是想像力跟美感或企業所需要的創新能力仍舊有距離:很多觀察都指出,中國留學生可以在博士課程與論文上有稱職的表現,但是卻較少革命性的創意。
        那麼,創造力的來源到底是文化的(潛意識裡的束縛與解放)?教育的?還是遺傳的?恐怕很難確定。
        此外,創造力可以教導、啟發或通過教育環境去激發嗎?如果可以,丹麥的教育制度和環境真的有助於教導、啟發或激發學生的潛能嗎?
        這個節目所提供的資訊不足以讓我們做出任何判斷,但是卻引起我們一個憂慮:會不會說很多立意良善的教改都屬於效果未經驗證的「一廂情願」?——這是關心教育與未來競爭力的人都應該關心的。

四、一路衝刺到底的人生,會是最佳的競爭策略?
        馬拉松選手如果從一開始就一路衝刺,將會在最後關頭無以為繼而敗下陣來。所以,長跑選手都是在前面幾圈保持適度的名次,不要太落後,到了最後幾圈才卯足儘來衝刺。
        中國學生從小學開始衝刺,到了國三確實成績斐然,但是這保證了什麼?
        很多留學生都發現,華人在高中畢業時知識水準往往超越歐美(歐美學生在國中畢業以前並不像華人那樣地重視知識教育),但是歐美學生會在大學或高中時開始卯起來衝刺,而很快地在大學畢業前超越華人學生,並且在研究所明顯地表現出潛在能力與創意。
        那麼,就算丹麥的九年級生在五項競賽裡都明顯地輸給中國隊,他們有沒有機會在後來「急起直追」,而在大學畢業時超越中國隊?
        從小就開始衝刺的中國式教育確實讓國三學生(甚至高三學生)的知識水準領先全球,但是這個表象真的能確保中國的大學生、研究生以及企業家都一輩子保持領先?還是說丹麥是的教育有機會讓孩子在前半階段培養出對自己、團隊和社會的認識,以便在後半階段站上自己所長的軌道去全力衝刺,終而在加入職場後超越中國的上班族?
        丹麥一個成績優異的學生選擇去 Efterskole 念 grade 10,而不是直接去念高中,理由是「我的哥哥和學長都說那是他們人生最幸福的一年」。efterskole 是一種住宿學校,可以從 grade 8 念到 grade 10;但是她的學雜費太貴,所以很多拔尖的學生選擇在免費的公立學校念到九年,然後去efterskole 念第十年。丹麥從高中職開始分流,很多學生念完九年後已經有念高中職的實力,卻不知道自己的真正興趣和專長,因而到 efterskole 去念第十年,以便利用這一年積極探索自己的專長和興趣,想清楚之後才去念合適的高中職。
        不同的 efterskole 有不同的特殊課程,有的偏重體育,有的偏重音樂、藝術創作、文學、理工等;此外 efterskole 的學生都住宿,可以離開家長去培養獨立自主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以及和宿舍室友學習共處、維持公共秩序,以起探索人生與未來,而老師和學生日夜相處,關係緊密;還有, efterskole 的知識學習不像高中直那麼拼,而比較像是國中教育的深化,以及密集的生涯探索。很多丹麥人在 efterskole 找到他一生的知己
        因此,原本是以「補救教學」為主的 efterskole,後來卻變成許端丹麥國中菁英畢業後的第一選擇。——她很像是丹麥學生青春期的幸福充電站,以及在專業化軌道起跑前的暖身活動。
        很多丹麥菁英是在離開 efterskole 之後才開始在專業知識的學習上全力衝刺的。因此,丹麥和中國學生在國三畢業前的比賽,很難反應出後來兩國學生在高中職畢業時的實力。
        國中畢業前就開始一路衝刺比較好?還是等搞清楚自己真正的興趣與專長之後再來衝刺比較好?
        PISA 成績高的國家,競爭力真的會比較強嗎?PISA 是在反應學齡期間青春的蒼白程度?還是真的可以用來預測學生未來的專業能力和職場競爭力?
        中國人搶走許多歐陸人的工作機會,真的是靠犧牲童年與青春培養起來的「競爭力」?還是靠低廉的工資、超長的工時,不擇手段的仿製,以及「以命搏錢」,「把人生當手段,把經濟發展當最終目的」的價值顛倒?

五、教育的目的與核心價值
        國三畢業生該具有哪些知識,哪些關於自己身體、情感、心理、精神(靈性)的認識?該具有哪些跟人互動的能力?該具有哪些公民該具有的價值、認同與共識?
        丹麥的國三孩子把民主的精神體認為「承擔責任」(responsibility),而不是投票、政黨、權利,etc,這嚇了我一大跳! 丹麥在國中畢業以前培養學生對人(異文化與弱勢)的尊重,對自己的認識,對社會的融入——他們花了很多時間在形塑學生的基本人格型態和核心價值、社會共識。這些在台灣教育體系裡幾乎都是流於形式,甚至根本被忽略了的教育,會不會比超量的知識教育和過度練習更加有必要,更加適合在國中畢業以前先打好雛形?
        中國初三畢業生的最好出路是另一個暗無天日的三年高中,這真的是人生必要的犧牲嗎?人需要為「未來」犧牲多少年的童真與青春?
        國三知識水準「完爆」全球的結果,必然帶來幸福的人生?至少必然會帶來經濟的產值?
        教育的目的涉及「我們想要培養出什麼樣的人」這個根本的問題,而它的背後又牽涉到「什麼樣的人才幸福」的人生哲學,以及我們希望通過教育形塑什麼樣的社會共識和核心價值的「民主國家核心價值」的問題,乃至於「我們想要和為什麼樣的歷史、文化的核心價值」等問題。
        誤把 PISA 排名當作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在窄化教育的視野、格局和任務,甚至是在扭曲、窄化社會發展與核心價值,甚至是在毒害一整個世代的核心價值與人生意義。
        教育是什麼?國中小教育的目的各是什麼?就國中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而言,他們在國中小階段有機會發展出什麼樣的能力?如何避免揠苗助長?如何避免一廂情願的教育制度、方法與實踐?
        「比较中国和丹麦中学教育的纪录片 9.Z mod Kina」帶給我的不是答案,而是問不完的問題——每一個都是攸關教育的成敗,學生一生的幸福,以及社會發展(而不只是經濟發展)的成敗,和民主與民族核心價值與社會共識的形塑;而且,這些問題幾乎都是長期被媒體忽略,或嘩眾取寵地一表而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