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1日 星期四

媒體與林奕含

      在林奕含自殺之前,媒體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在林奕含自殺之後,媒體又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假如林奕含靈魂不滅地看著這些日子以來媒體所扮演的角色,她會含笑瞑目,還是含怨九泉?
      先看看 Boston Globe 這一家美國地方性小報在 2002 年處理神父性侵事件的方式,再看看最近媒體的表現,也許我們可以看得更深刻點。

一、媒體存在的目的與責任
      Boston Globe 這個小報在 2002 年揭露一系列神父性侵事件,使得原本被當作單一事件被個別「和解」掉的無數醜聞被串連成一件「被體制縱容與包庇」的大事。
      這個深度報導被發布後,在全球引起漣漪效應,各國紛紛爆料相關的體制性醜聞,以至於最後連教宗都被質疑是否知情。逼得當時的波士頓教區主教 Bernard F. Law 不得不辭去主教職位(但是後來又被當時的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指派為天主教神職人員以引為傲的職位「羅馬聖母大教堂大祭司」)。
      此外,現任教宗 Pope Francis 在 2014年五月宣布將接見一群性侵受害者,並嚴厲地公開表示絕對不容許神父性侵,也絕對不容許包庇神父性侵(zero tolrance)。
      Boston Globe 後來因為這個報導而獲頒普立茲獎。這個故事還被改編成電影《驚爆焦點》(Spotlight),而這部電影也獲得了第88屆奧斯卡最佳影片。
      在這一部電影裡,記者們急著要搶在其他報社之前報導已獲得的大量性侵案,但是深度報導小組 focus 的組長和社長都一致要求繼續挖掘更深層的結構面,直到足以把整個體制性問題(institutional)全面挖清楚,證據確鑿,讓教會毫無遁詞的機會,非得戮力改革不可。他們兩人一致地向記者提醒:我們要的不是喧騰一時的報導,而是徹底解決問題。

二、台灣的媒體做了什麼?
      我沒有去追蹤林奕含事件的新聞,就像我早已有好幾年的時間不看台灣的報紙、電視新聞與網路訊息,也沒有 FB。
      但是,買便當時會聽到電視報導,麵攤吃飯時會聽到隔壁的閒聊、評論和爭論。今天上網查一下,連一向正經的 BBC 都用它的中文網(簡體字版)進來插一腳。
      大家都談些什麼?傳聞、猜測、義氣填膺的罵狼師。是的,狼師該罵。就這樣而已?
      林奕含自殺前媒體是否曾經當過幫兇?林奕含希望去除精神病患的污名,媒體以前曾經幫過多少忙?如果媒體以前曾經多盡一點社會責任,林奕含生前會不會好過點?
      此外,把資優生當工具的學校、老師、家長、補習班呢?這個社會真的關心資優生的真實需要,確實有在為他們設想嗎?
      林奕含的書裡到底控訴了多少體制性問題?我們是要為已經往生的林奕含報仇?還是幫她一起為防範下一個林奕含而深入挖掘體制性問題,並且逼迫相關單位、關係人想辦法防範、嚇阻、解決?

三、劣幣驅逐良幣的媒體環境
      一個年輕人任性地在週刊上寫文章罵陶淵明「酒鬼、餓死親子」,電視和報紙毫不查證就加以轉載。台灣的媒體在傳播的竟然是謠言。
      以前的新聞記者會自豪地說:「今日的新聞,明日的歷史。」今天的媒體應該說自己是:「今日的新聞,明日的謊言。」台灣的新聞媒體已經懶得查證,動不動就「據可靠消息來源」。台灣的媒體已經不只報導事實,也報導不實的謠言,而且根本就不在乎自己報導的究竟是事實或謠言。
      「有鄉民的地方就有媒體」,「遠永跟鄉民在一起」大概就是台灣媒體的現況寫照。
      每一個人都需要靠自己查證的能力才有機會知道什麼事事實,以及什麼是完整的事實。但是我們卻沒有被賦予媒體查證事實的「第四權」。

四、孰令致之?
      黃哲斌曾寫過一篇文章「電影《驚爆焦點》沒告訴你的事──小金人光輝下的月球B面」,告訴讀者 Boston Globe 這個小報在 2002 年之前入不敷出而優退員工,在 2002年之後銷售量持續下滑的故事,以及背後台美與共的結構性問題。
      好媒體活不下去,壞媒體猖獗於網路。不只台灣如此,美國也如此,只不過台灣更悲慘、悲哀、惡質而已。
      這些日子,最讓我傷心的是一種客觀的覺悟:民主國家不一定有能力自救,失去媒體的民主國家更難有自救的機會